
广州市协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模式:经销批发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大道中68号1022房
主营:玻璃漆树脂,残留溶剂减少剂,科莱恩蜡粉,达玛树脂,丙烯酸树脂
业务热线:020-82795892
QQ:285308376

关于天然石蜡CE残留溶剂减少剂的采购渠道及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主要采购渠道
1.**国内化工原料生产商**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聚集众多精细化工企业,如江苏奥首科技、广东新展化工等企业提供溶剂脱除类助剂。可通过化工B2B平台(盖德化工网、摩贝化学)检索"石蜡脱溶剂剂"或"CE认证溶剂减少剂",筛选符合EN71-3等欧盟标准的产品。
2.**贸易商渠道**
上海凯茵化工、广州森格尔等代理商常备巴斯夫、陶氏等溶剂处理剂。需提供MSDS和CE认证文件,部分可提供定制复配服务,建议要求寄送样品进行GC-MS残留检测。
3.**跨境电商平台**
国际站现有德国赢创、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等企业店铺,提供符合REACH法规的WaxSolv系列产品(C14-C18烷烃溶剂脱除剂),FOB价格约$12-18/kg,MOQ通常1吨起订。
###二、技术选购要点
-检测残留溶剂类型(苯系物/卤代烃等)
-确认作用机理(吸附型/催化分解型)
-验证处理效率(需达≤50ppm欧盟限值)
-要求提供TDS文件中的适用石蜡熔点范围(52-68℃区间适配性)
###三、使用注意事项
1.添加比例需控制在0.3-1.2%区间
2.建议配合真空脱气设备使用
3.存储需避光防潮(湿度≤40%)
4.定期检测溶剂残留(推荐HS-GC检测法)
建议优先联系中国石蜡(电话:010-6444****)获取认证供应商名录,或参加中国国际蜡业展览会(每年11月广州举办)现场对接技术供应商。中小批量需求可考虑京东工业品、震坤行等MRO平台,注意核实供应商的ISO9001和CE认证资质。






以下是一篇关于油漆CE残留溶剂减少剂制造商的行业技术型介绍,供参考:
**专注环保革新:解析CE残留溶剂减少剂制造商的技术突破**
在涂料行业环保化转型的浪潮中,残留溶剂超标问题始终是制约产品合规性的关键瓶颈。作为一家深耕环保添加剂领域15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X化学始终致力于为涂料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CE(ControlledEmission)残留溶剂解决方案。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溶剂减排技术,助力客户突破环保法规限制,实现绿色生产升级。
**技术:分向吸附与催化分解双效协同**
传统溶剂添加剂多采用单一物理吸附原理,存在效率低、二次释放风险高等缺陷。XX化学创新性开发出第三代RST®(ResidualSolventTrapper)技术,通过纳米多孔载体负载特种催化剂,可识别并锁定苯系物、酯类等8类常见残留溶剂分子,在60-80℃的中低温环境下触发催化分解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与水。实验室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PU漆、环氧树脂等体系的溶剂残留量降低至50ppm以下,远超欧盟REACH法规标准。
**产品矩阵覆盖全场景应用需求**
针对不同涂料体系特性,我们开发出三大系列解决方案:
1.**RT-200水性系列**:适用于水性木器漆、工业烤漆,添加量0.3-0.8%即可实现VOC减排65%以上
2.**RT-300无溶剂系列**:专为UV固化涂料设计,避免氧阻聚现象的同时提升流平性
3.**RT-500高温稳定型**:耐温达200℃,满足汽车原厂漆等高温烘烤场景需求
**全周期技术服务赋能客户**
我们建立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免费提供溶剂残留检测及配方优化服务
-48小时快速响应客制化产品开发
-联合TÜV机构颁发减排效果认证报告
目前,产品已通过ISO14064碳足迹认证,并成功应用于三棵树、PPG等头部企业的绿色工厂项目,累计减少溶剂排放超12,000吨。
在"双碳"战略驱动下,XX化学将持续投入超临界流体技术、生物基载体材料等前沿领域研发,与行业伙伴共同推进涂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欢迎访问获取新技术白皮书或预约工程师实地评估。

油墨CE残留溶剂减少剂是一种专门用于优化溶剂型油墨性能的功能性助剂,其作用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加速油墨固化过程中残留溶剂的挥发或分解,从而降低终印刷品中的溶剂残留量。以下是其主要功能和应用价值:
一、作用原理
1.**促进溶剂分解**:通过添加催化剂或分解助剂,加速油墨中、乙酯、异等的化学反应,使其更快转化为无害气体或低挥发性物质。
2.**改善挥发效率**:调整油墨表面张力,增强溶剂分子向空气中的扩散能力,缩短干燥时间。实验数据显示,使用后干燥效率可提升30%-50%。
3.**稳定油墨体系**:通过特殊高分子材料包裹未完全挥发的溶剂分子,防止二次释放,同时不影响油墨的流平性和附着力。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环保合规**:有效降低VOCs排放,使油墨产品符合欧盟CE认证、REACH法规及国内GB38507-2020等环保标准,残留溶剂浓度可降至50ppm以下。
2.**工艺优化**:在凹版印刷、柔版印刷中,可将烘干温度从常规120℃降至80-90℃,减少能耗20%以上,同时避免高温导致的薄膜基材变形。
3.**品质提升**:消除残留溶剂引起的异味、反粘现象,提高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等敏感领域产品的安全性和货架期稳定性。
4.**成本控制**:通过减少溶剂添加量(通常可降低10%-15%)和缩短烘干时间,综合生产成本下降约8%-12%。
三、应用场景
1.复合软包装印刷(BOPP/PE/PET基材)
2.金属罐印、标签印刷
3.电子线路板阻焊油墨
4.特种油墨(UV油墨、导电油墨)
使用需注意与油墨树脂体系的兼容性,建议添加量为0.5%-2%,过量可能影响色浓度。需配合红外干燥或UV固化设备使用,并定期检测溶剂残留量。对于含酮类溶剂的体系,需选用型减少剂避免副反应。

吴经理先生
手机:15361792315